田鱼村历史

网上有关“田鱼村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田鱼村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中国田鱼村有哪些特别之处

2005年5月1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了 5 个古老的农业系统,作为世界农业遗产进行保护。

作为有着700多 年历史的农作方式,浙江青田的稻田养鱼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唯一 的入选项目。中国田鱼村位于青田县山口镇方山乡龙现村,地处括苍山脉 的奇云山脚,是一个远离一切交通干道的村落,山地植被良好,水 源充沛清洁,保存完整的300多年的古屋与翠绿的青山形成优美 的田园风光,一片片水塘分布在屋前屋后,梯田里注满了水,一 尾尾鱼儿游动其间。

全村480亩水田,丘丘有田鱼,整个龙现村 哪里有水哪里就有鱼,哪里有田哪里就有鱼,连龙现十八潭的溪 坑里也有田鱼。现在的田鱼是一种变种的鲤鱼,有黑、红、黄、白 四种颜色。

2.田鱼的介绍

田鱼,鲤鱼的一个变种,分部在浙南青田县一带,在青田县现有小舟山“中国田鱼村”和方山龙现“中国田鱼村”。 田鱼是淡水鱼中的一绝,由鲤科鱼类深化而来,是一种水稻与养鱼共存的模式。小舟山稻田鱼通体鲜红,外形美观,虽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嫩味可口,鱼鳞片柔软可食,营养十分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田鱼可以用糯米和少量辣椒腌,制作成腌鱼非常香而且美味。田鱼也可以制作成田鱼干食用,非常的香脆可口,是当地人的送礼佳品。另外还有一种田鱼,就是丘陵地带稻田里自然成长的鱼,产量甚少。一般是市场价格都比饲料鱼高2到3倍左右。尝过自然生长的田鱼,保准你不想再试其他鱼。

3.田鱼是什么鱼

鲤鱼的一个变种,分部在浙南青田县一带,在青田县现有小舟山“中国田鱼村”和方山龙现“中国田鱼村”。 田鱼是淡水鱼中的一绝,由鲤科鱼类深化而来,是一种水稻与养鱼共存的模式。小舟山稻田鱼通体鲜红,外形美观,虽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嫩味可口,鱼鳞片柔软可食,营养十分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田鱼也可以制作成田鱼干食用,非常的香脆可口,是当地人的送礼佳品。

英文名字:tripod fish 产品产地:浙江丽水青田 产品特性:味美、性和、肉细、鳞片软 产品成分:富含粗蛋白、微量元素和15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产品功效:有利于健脑、提高智力,具有健体、防衰老、防弱智、防病、美容等功能, 产品简介: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毗邻温州。 作为浙中南奇山秀水风景旅游胜地的青田,是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青田“ 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这个直今保存完整的耕作方式,巧夺天工!青田在稻田养殖田鱼有悠久的历史,青田县现养鱼面积达10万亩,所产田鱼,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青田农户有熏晒田鱼干的传统,通过屠宰、盐制、干燥、配料、熏制等工序,制成田鱼干型,色香味俱全,实为佳品。青田的田鱼是联合国联农组织2005年6月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田稻田养鱼"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产品历史:据记载,早在宋朝青田方山等地稻田养鱼就比较普遍。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青田田鱼”:“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 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地方性养殖品种,因为习惯于稻田中生活,故俗称“田鱼”。田鱼经过长期在稻田中养殖,较普通鲤鱼性呆驯,不爱跳跃,不易逃逸,是稻田养殖的理想优良鱼种。 田鱼从体色上可分为红田鱼、乌田鱼、白田鱼和花田鱼(又称火柴头)等;从鳞片上可分为大鳞田鱼和细鳞田鱼两种。青田田鱼具有食性杂,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肉质细嫩鲜美和营养丰富等优点。田鱼还属药用鱼类,它的肉有利尿、消肿等药效。习性与鲤鱼相仿。田鱼不是观赏鱼。田鱼作为杂食性、广食性鱼类,对饲料适应范围广,对其他生活条件要求也不严格,即使水浅,露出半个鱼背在水面上,它也能以腹贴泥,用两个胸鳍在田面“爬行”自如。 田鱼生长较快,当年鱼苗最大个体可达500克。田鱼的肉味鲜美,且大鱼小鱼其肉味均好,50-100克重的鱼就可达食用规格,所以很符合在稻田养殖短周期的小规格食用鱼的要求,其色、香、味倶佳,向为待客之佳肴。 稻田养鱼好处颇多。田鱼能吃掉害虫,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促进水稻的鬀分蘖。一般说,养鱼的比不养鱼的稻田可以增收稻谷一成左右。稻盛稻花多,田鱼得到丰盛的饲料,长得特别肥壮。所以人们常说:“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

4.张谷英村有什么历史

江南民居瑰宝·天下第一村·张古英村

一块纯净的土地,一个静谧的村庄,古老又神奇,平凡有历史. 它,晨钟暮鼓之中仍能窥见昔日的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它,深藏在湘水深处,屋宇绵亘,人称“民间故宫”……

百年高门大宅总是引发人无限感思。张谷英大屋,一座历经600余年,仍风韵犹存的高门大院,檐廊 衔接,如一条青色巨龙,环龙形山蜿蜒二里之遥,又俨然一个壁垒森严的城堡,一个遗世独立的王国。今日的张谷英大屋,深沉地伫立于朗朗的天日之中,展示着一种神秘、幽远的意蕴。

张谷英村,因其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 500多年,是我国惟一一个由同一家族繁衍且保存完好的古村落。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江西风水先生张谷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岳阳渭洞笔架山下,见这里层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便大兴土木,繁衍生息,张谷英村由此而得名。

“青山环绕,小桥流水,空气清新,民风纯朴,没有俗世的纷争,到这儿来感受世外桃源一样的生活,真是太好了。”一位游客在张谷英村游玩后,发出如此感叹。

整个古村呈半月形分布在山脚下,以张谷英主屋为大门,背靠青山,门前的渭溪河成了天然的护庄 河。大门里的坪上有两口大塘,分列左右.大屋是典型的明清古庄园建筑风格,清一色青砖乌瓦,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拥有1732间房屋。

张谷英村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 厅“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屋场内渭 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47座。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傍溪建有一条长廊,廊里用青石板铺路,连接着各个巷道,巷道两旁由青砖垒墙 ,高达10余米。大屋场里像这样的巷道一共有60条,它们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最长的巷道有153米,所有的巷道加在一起,总长度达1459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睛不曝晒,雨雪不湿鞋”。更为奇特的是,张谷英村天井底下横竖有序的石条下,有四通八达的隐形水道,水平适度,无一疏漏,水道通向村外的沟渠注入河流,百年未疏不堵。

张谷英大屋,除却座座古老的房屋,占据这庭院世界的要属那206座千姿百态的玄妙的天井。天井相伴着历史走进今天,雄姿一如当日。它们坦荡如君子,泰然自若,依然如初般的平和沉稳。每一座天井,都如一幅生动深厚的画,一首浓郁的诗,或大气磅礴,或灵动婉转,或风骨遒劲。大屋考究的贵宾厅,洋溢着丰收、欢乐、祥和的雕梁画栋,精致细腻的梅花鹿、蝙蝠、古钱币、梅花的木刻花雕,时光中流转成了一幅茶色古画,无不喻示着张氏族人与外界息息相通,对现世世界的追求。

张谷英村民风纯朴,传统汉族文化内涵深厚,相传张氏后人在数百年中,讲道德,读诗书,明礼义,事农桑,形成了百忍家风的良好传统,不以江南望族自居,不以尊贵欺负弱小。看来,谷英公虽澹泊淡志,引张氏一族固守这方天地,但儒家入世思想同样浸润着这方水土。

在张谷英村,至今仍然保留着汉族传统习俗,结婚不仅是婚者个人的事,而且被看成是整个张氏家族的荣耀。在婚踩习俗上,极富浓郁的乡士文化气息,重礼仪但不惟财,重感情但不出格。值得一提得.

在张谷英村,媒人始终是婚嫁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走出大屋,绕村而过的清彻的渭水河,正淙淙流向远方。而张谷英大屋,似巍峨的丰碑兀自伫立, 幽幽着一种奇特的蕴味。

5.中国有多少人喜欢吃田鱼

田鱼,鲤鱼的一个变种,分部在浙南青田县一带,在青田县现有小舟山“中国田鱼村”和方山龙现“中国田鱼村”。

田鱼是淡水鱼中的一绝,由鲤科鱼类深化而来,是一种水稻与养鱼共存的模式。小舟山稻田鱼通体鲜红,外形美观,虽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嫩味可口,鱼鳞片柔软可食,营养十分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田鱼可以用糯米和少量辣椒腌,制作成腌鱼非常香而且美味。田鱼也可以制作成田鱼干食用,非常的香脆可口,是当地人的送礼佳品。

另外还有一种田鱼,就是丘陵地带稻田里自然成长的鱼,产量甚少。一般是市场价格都比饲料鱼高2到3倍左右。

尝过自然生长的田鱼,保准你不想再试其他鱼。

6.襄城县汾陈乡庾河村历史及由来

襄城县位于中原腹地,东倚伏牛山脉之首,西接黄淮平原东缘,为许昌市属县,辖8镇8乡441个行政村(街道、居委会),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82.5万亩,总人口83万,有汉、回、蒙、满、瑶、壮等15个民族。

襄城县春秋时期称"泛邑"、"泛城"。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在泛之西北筑新城,周襄王避难曾居泛,故名"襄城"。秦统一六国后,设襄城县,属颖川郡。自唐贞观元年(627年)改属许州,后历代相沿。1949年7月隶属许昌行政区,1986年改属平顶山市,199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划归许昌市管辖。

7.青田 环境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南部.东接温州,南连瑞安、景宁,北靠缙云.全县23个乡,10个镇,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人口48.7万.

青田县历史悠久,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置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原来隶属处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温州专区.1963年7月,青田县隶属丽水市.据县志记载,青田因太鹤山下田产青芝,而取县名芝田,后改叫青田.

青田属山地丘陵地貌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8`C,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象星罗棋布,相映生辉.最为突出的是”一江二石”.一江,指贯穿青田全境的欧江;二石,指省级著名风景名胜区石门洞和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青田石雕.

欧江水碧似蓝,两岸风景如画,从古到今,潮来波涌,游人如织:传说我们的祖先轩辕曾驾舟从缙云来到青田忘情地翻阅大自然的杰作石门瀑布,至今轩辕迹犹在;光武帝、宋高宗也曾在欧江浪里飞舟,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历代名宦豪客,如灵运、李白、王安石、秦观、沈括、文天祥、王十朋、陆游、高明、张孚敬、汤显祖、袁枚,阮元、朱彝尊、郭沫若等人,面对滔滔江水,或高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或赞美一蒿绿水,两岸青山。。欧江,是连接中华历史的通道,青田山川的骄傲!

石门洞是洞里福地,世外桃源,它与刘基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历代无数名士,写下许多动人的赞美诗文.一千多年前,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便将石门洞誉为”东南第一胜”.

太鹤山,神仙住过的地方.”何事别寻仙境界,此山原是鹤家乡.”唐代清溪道士叶法善曾隐居这里养鹤、点易、炼丹、试剑,得道成仙.唐玄宗赞他为"上天先天鹤一只".此后太鹤山被人称为"人间仙境".

青田之享有盛名,更因为它创造了灿烂的石雕文化。很早以前,青田就有女娲补天遗石下凡变成石雕是传说.1500多年前,青田人开始认识它,利用它.从此,青田石雕从无到有,从衰到盛,从国内到国外,从单一工艺到艺术精晶似一条艺术长河,闪耀着一代代人们的智慧之光,从古奔流到今.

青田又是著名侨乡.青田人侨居国外已有300多年历史,有18万华侨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且在逐年增加,2000年,全县就有3万人领取护照,1万多人出国定居。近几年来,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年出口贸易达30亿美圆.全县私人外汇储蓄高达3亿美圆,捐助家乡建设累计人民币1亿多圆,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独具特色的华侨文化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绚丽缤纷的色彩.

青田还是名人之乡,明代国师刘基、七君子之一章乃器、巾帼英雄陈慕华、还有南宋三朝宰相汤思退, *** 副总裁陈诚。。他们如云环雾绕的奇峰,唤起人们寻源探秘的兴趣。

青田,多元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墨客、政坛要人无不赞美青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青田,是历史文化名县!

8.秋浦河的历史

秋浦河发源于李吴山(古属秋浦县,今归安徽省石台县珂田乡),至贵池杏花村杜坞入长江,全长180公里,从南向北穿镇而过。

沿岸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有古石城遗址、昭明钓台、仰天堂等名胜古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秋浦仙境”主要组成部分。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749-761)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

其中优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为秋浦仙境之魂。其十诗云:“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历史名人骚客纷纷踏踪而来,寻幽访胜,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文佳作,因而美丽的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秋浦河亦名云溪河,跨祁门、石台、贵池三县(市)。

东邻白洋河流域,西界黄湓河流域,南依祁门山脉,北滨长江。源流为公信河,源出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的祁门山脉仙寓山北麓。

东北向流,经石台县的珂田、占大(叶村)、大演,至香口村,右纳梅溪河(一称红凌河)来水,汇合口以下始称秋浦河。折西北流,经石台(七里)、杨坑口,又折北流,经矶滩(汪村)、桥湾,进入贵池县境;至高坦折西北流,经灌口至朝阳街,右纳龙舒河;至殷家汇进入畈圩区,至肖家滩蜿蜒曲折东北流,经木闸、毛家渡,至池口向北注入长江。

流域面积223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80%。河道全长149公里,河床质为岩砾和淤砂,河面宽150~250米,底宽60~100米,洪水深度7.0米,枯水深度0.7米,比降约1/3700,泄洪能力1000立方米每秒。

高坦站历史最大流量为271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4日),最高水位为26.87米(1970年7月13日),最低水位为19.58米(1966年9月28日);殷家汇站历史最高水位为18.11米(1970年7月3日),最低水位为10.0米(1966年10月)。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低庄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人口:约26万人

人口密度:172人/km2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居湖南“人头形”版图的“鼻尖”上,沅水支流舞水的中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47'13"──109°26'45" ,北纬27°4'16"──27°29'58"东连本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南、西、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省天柱县、三穗县、镇远县、玉屏县及万山特区毗邻。全县辖7镇16乡297个村,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6万,其中侗族占80.13%。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侗族自治县。1984年被列入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县,1998年被列为怀化市优先发展“一体两翼”中的一翼。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欣然题名为“湘西明珠”。

01新晃人文历史悠久。旧称晃州、晃县。据文物考古发现,距今5至10万年前,新晃境内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两朝曾置夜郎县,历时287年。夜郎文化积淀深厚,被费孝通先生誉为“楚尾黔首夜郎根”。

新晃区位交通独特。历来素有“湘黔通衢”、“滇黔咽喉”之称,是湘黔边界重要的商道和物资集散地。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和正在修建的上瑞高速公路横穿县境,省道、县道、乡道横通纵接。县城距铜仁大兴机场80公里,距芷江机场60公里。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遍布城乡,现代通讯网络已经形成。新晃自然资源富饶。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6.6%,除盛产天麻、杜仲、吴茱萸等名贵中药材外,红豆杉、右旋龙脑樟等名贵树种呈群落分布,为“国宝”级森林资源。重晶石、钾、铅、锌等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其中,钾长石储量9亿吨,重晶石储量2.8亿吨,为全国特大型优质矿床。水能资源丰富,是全国100个首批电气化县之一。农畜产品丰富,特色鲜明,湘西黄牛等优良畜产品产量较大,享誉周边省市。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新晃县委、县政府通过抢抓中部崛起、湘西地区开发、新农村建设、五十周年县庆、上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等重大机遇,按照“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城建交通优先发展,开放型经济优先发展,科教文卫优先发展”的工作思路,致力建设“湘黔边界经济走廊”,县域经济较快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

自然地理

新晃地形

新晃处于云贵高原苗岭余脉延伸末端,既有高原地相,又展山区特色。海拔大多在500 ~1100米之间。东南部以天雷山海拔1136.3米,构成了东南一屏障。西南部以海拔1101.5米的美岩大坡为主体

新晃水文

全县水域宽广,有大小河流260余条,属长江水系的沅水支流——舞水河流经县境,还有平溪、西溪、中和溪、龙溪贯穿东南西北。

新晃气候

新晃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严寒期短、无霜期较长,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6℃ ,年平均降水量1160.7毫米 ,合计日照在1014.5~1590.2小时之间。全年无霜期297.4天。

新晃自然资源

新晃盛产猪、牛、羊、玉米、稻谷、红薯、马铃薯、柑橘、刺 梨、烟草、油桐、天麻、银杏、杜仲、龙脑樟、油杉、松、杂木、竹等农副产品。

历史沿革

新晃侗族自治县,在过去又称晃县、晃州。何以晃为名?据清道光《晃州厅志》说:“晃州直隶厅公署,后枕晃山,前临舞水。”指的是以晃山得名。但查考厅治(今老晃城)附近现今山名,均无晃山之称。清光绪《湖南通志》说:“晃山在厅西。山在沅州西九十里。卢阳县有晃山。”晃州厅距沅州陆路一百二十里,说是厅西,又只距九十里,皆误。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说:“晃山,在厅东三十里。”是说较前准确。一是今麻阳、芷江交界地有西晃山。清同治《沅州府志》说:“晃山在北六十里。《元丰九域志》卢阳县有晃山是也。”二是要考证晃山的名由,还须考证古晃州的治地,即清代晃州厅治地不一定是古晃州的治地。清光绪《湖南通志》和解放后出版的《湖南省志·地理志》,都说古晃州治凉伞。而古凉伞是否又是今凉伞所在地,尚存疑。《湖南通志》说:“晃州,意其地必深阻僻远,今晃州厅为唐清溪县治,则唐晃州治疑在今凉伞汛。《芷江县志》,便水绕凉伞寨有夜郎故县。穷谷生阴,滩流绝处,怪石_岈,相距舟_不得下,松杉冥郁,草荒路失,暾暾日出,不见人行。所称夜郎故县,当即古晃州治。”由此看来,古晃州治地疑在今县治东边方位,离便水不远,即古籍所说沅州西一百里地带。这样,离现今的西晃山也就近了。这个问题不家待今后进一步考证。

史记最早出现晃州的记载,是《旧唐书》,黔州都督府,武德年间所领五十个羁縻州之一有晃州,并指明“寄治山谷”。羁縻政策,始于唐代,是封建中央集权对边疆地区实行统治的一种措施。通过羁縻府、州、县,把各民族首领任命为都督、刺史等官,可以世袭,加强了全国的统一。由此得知唐代的晃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到宋、元以后,羁縻晃州不定直存在。《宋史》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晃州首领田汉权将本州管理砂井的夷人粟忠获古晃州印一枚,献给宋王朝,被封为晃州刺史。这是曾经脱离中央封建王朝统治的晃州“蛮酋”,慑于宋朝的威力,愿以臣服的一种表现。

经考古发现,在新晃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掘出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石片等旧石器20多件。境内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和大批古动物化石,还有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古代铜鼓,证明县地在距今5万至1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历史记载,县地建置前,夏、商、周时,新晃为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黔中郡。西汉为武陵郡无阳县。东汉属武陵郡辰阳县,三国属荆州武陵郡舞阳县,晋至南朝宋时因之,南朝齐时仍属武陵郡舞阳县,南朝梁时属南阳郡龙标县,隋时属沅陵郡龙标县。

在唐代,县地开始州县建置。唐贞观八年(634),析龙标置夜郎县。天授二年(691),改巫州为沅州,又析夜郎县置渭溪县,渭溪县治在今老晃城。长安四年(704),改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开元十三年(725)改舞州为鹤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又改鹤州为业州,置奖州龙溪郡,领峨山、渭溪、梓姜三县。唐时,另置晃州羁縻州,县地部分属晃州羁縻州,为黔州都督府所辖。唐末至五代时。藩镇割据,县地大户田汉权据得奖州,改奖州为晃州。

宋淳化二年(991),田氏归顺宋朝(仍为羁縻)。熙宁七年(1074),章敦以武力收复溪峒黔、古、显、叙、峡、中胜、富、嬴、绣、允、云、洽、晃、波、奖、峨、宜十七州,置沅州,以唐潭阳象限置卢阳县,县地属沅州卢阳县,。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至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县地复置夜郎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沅州安抚司,翌年改为沅州路,县地随卢阳县属之。

明时,县地属沅州,置晃州驿、晃州巡检司。

清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置芷江县,凉伞坪添驻通判一员。乾隆三年裁晃州驿设凉山巡检司。嘉庆22年,清朝廷派湖南巡抚巴、贵州巡抚文合同勘察,从芷江县划出六里置晃州直隶厅,属辰沅道.

民国2年(1913年 )废厅置晃县。

1949年11月 7日晃县解放,11月10日成立晃县人民政府,属会同专区。

1952年8月,撤会同专区成立芷江专区,晃县属芷江专区;同年12月改芷江专区为黔阳专区,晃县属黔阳专区。

1956年12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新晃侗族自治县,1981年7月改黔阳专区为怀化行政公署,新晃县属怀化行政公署。

1998年5月怀化撤地设市,新晃县随属怀化市至今。

风土人情

凉伞公母岩的传说

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乡西北角的凉山岭上,屹立着两座巨石,一座上面宽大下面窄小,像一个撑着雨伞的巨人,肃立峰顶;一座婀娜多姿像一位美女亭亭玉立于峰顶侧面的悬崖之上。人们叫它们为公岩、母岩。

传说很古以前,这凉山岭下有个寨子叫枫木塍。寨里有个勤劳、朴实、憨厚的青年叫曼郎。隔河也有个寨子,叫紫竹坪。寨里有个财主的女儿叫耶娘。曼郎家里穷,从小就在耶娘家看牛帮工。小时候,曼郎和耶娘非常要好,常在一起玩耍,曼郎每次从山上赶牛回来,都要摘些野花、野果给耶娘。耶娘虽然生长在富豪之家,可一点也没有**的娇气,常常闹着要同曼郎一起上山玩耍。有时,还把家里的米粑偷偷送给曼郎。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二人渐渐长大,两人的心像牵了一根无形的丝线,它们常私约幽会,倾诉衷肠,并发誓终身相伴,永不分离。后来,耶娘的父母知道了,他们把曼郎叫去,狠狠地骂了一顿之后,将曼郎赶出家门,并不准他再踏进这紫竹坪寨门半步。同时,又把耶娘关在绣楼里,叫丫环看守着。接着,又在卡玛媒婆的撮合下,给耶娘找了个婆家,那男人的年纪比她大三倍。嫁日就定在三月初三。耶娘死活不愿,哭得像泪人一样。而曼郎眼望紫竹坪,想着耶娘,相思成病,身体也一天天地消瘦下去。

三月初三,耶娘的嫁日到了。不管她如何反抗,终被强迫背上花轿,抬着就走。

接亲的队伍越过西溪,登上凉山。突然,耶娘从轿里钻了出来,一边喊着曼郎的名字,一边拼命向凉山顶奔去。接亲的人没命地追赶,没等耶娘被接亲人拉住,耶娘已像一片红叶从凉山顶上侧面的悬崖壁上飘了下去。这时,天空中闪出一道白光,顿时裂开了一条缝,雷声不断轰鸣,雨水不断地从裂缝中倾泄出来,大地也剧烈地抖动。那些迎亲的人,尽被抛下悬崖。眨眼间,枫木塍、紫竹坪,整个凉伞地区一片汪洋,变成了一座天湖。人们和曼郎绕着这茫茫的天湖,呼唤耶娘的名字,寻找耶娘。整整找了七天七夜,可始终找不到耶娘的踪影。

为了寻找耶娘,也为了帮助灾民恢复家园,曼郎决心在天湖北面挖一道缺口,把水放干。他挖了几天几夜,挖得精疲力竭,可山口一点也没有挖开。但他不灰心、不气馁,继续坚持挖。也许是他的精神感动神灵吧,一天,他正挖得起劲的时候,天湖北面一片通红,接着是一声巨响,北面山口裂开了,天湖水从裂缝中汹涌地往外奔流。

天湖水慢慢退下去了,曼郎又撑着伞四处寻找耶娘的踪迹。当湖水退到凉山岭的悬崖半壁时,只见耶娘纤细的身躯,静静地依偎在悬崖古松旁,脸上浮泛着甜甜的微笑,好像这里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曼郎见了,呼唤着耶娘的名字,朝悬崖奔去,奋身跳下悬崖,奔向耶娘。

从此,这对情真意切的恋人,化为一对石像,巍然挺立在风景旖旎的凉山顶上,人们都叫他们为公岩、母岩。他们真挚的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男女青年。为了纪念他们,每年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当地青年男女,都梳妆打扮,呼朋引伴,到这里来幽会,唱歌、黄斗带,尽情玩乐。年复一年,渐渐成了当地的习俗。

凉山顶上,至今耸立着这对形象奇特的公岩、母岩,成为独特的稀世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都以一睹他们的姿容为快!

傩文化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夜郎国度的傩文化村,向世界辐射着绚烂夺目的光辉。

1985年,一位侗族汉子以新晃傩文化为题撰写了《中国傩文化简论》,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1986年,国内侗文化专家相继走进新晃傩文化村。村落前后都是遒劲参天的大树,屋子的院墙是用石板砌成的,粗糙又不失其自然。房屋是由木材搭建的,墙面用桐油漆成青色,屋内有走廊,走廊也是木雕的,还刻有细致的图案。村主任的家就是其中的一栋,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墙上多了几张政府颁发的“优秀村主任”奖状和粘在堂屋正墙上的“村工作园地”。村主任较年轻,模样朴实而平凡。

历经血雨腥风的艺术奇葩

“我是砍柴的、挖土的、割草的、犁田的种田人。种田人敬奉土地神,而土地神是天上地下的土地,坳头坳尾的土地,村头寨尾的土地,田坎土坎的土地十二个土地都是我。”于是,种田人向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土地神慨然允诺。种田人又祈求土地神驱瘟逐疫。土地神便作法驱瘟,种田人拜谢土神这是傩戏《跳土地》的剧目,其中土地神扮演者是傩文化村86岁的农民龙子明。在傩文化村,几乎所有的农民都称得上是艺人,可这些农民从不外出卖艺,而是地地道道的种田人。龙子明老人说,只有在农历7月半的“中元”和春节元宵的“上元”两个时间,才集体表演傩戏。傩戏共有80套节目,108人饰玉皇大帝、雷公、电母、姜公、关羽等人物神怪,这种集体活动需4天4夜才能表演完毕,它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在侗乡的具体演绎,在其发展过程中又融进了战争、巫、医等内容,使得傩文化更加丰富。 那么,傩文化在这里究竟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这得联系到傩文化村的由来与变迁。龙子明老人虽然已是须发皆白,但他的记忆力还是出奇的好。他说,傩文化村有龙、姚二姓,明永乐17年(1419年),原居靖州平溪龙寨的龙氏人见四路村“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由龙寨迁来。姚姓于明成化22年(1486年)由县内新寨乡迁田家寨,后其子辈再徙四路村。龙、姚二姓迁进傩文化村以后,对古老的傩戏进行了发展。傩戏又名“咚咚推”,综合了演唱、对白、舞蹈等艺术,由钹、包锣、唢呐、鼓四种乐器伴奏,节目风格原始、神秘、粗犷、绮丽,是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的奇特现象。

傩文化村在姚姓人迁入后,又迁入杨姓人。此后、经过三姓侗胞400余年的苦心经营,到清道光、咸丰年间,傩文化村已发展为住户近二百,人口逾千,成为远近闻名的场墟。傩文化村的繁荣,为傩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那时,除春节和遭瘟疫时演唱外,每逢场期也常进行演出。 咸丰四年(1854),距傩文化村仅5里的甘屯,侗民姜灵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夜郎国度的傩文化村,向世界辐射着绚烂夺目的光辉。

行政区划

位置: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部,东连芷江,西南北三面与贵州毗邻。

拼音:Xinhuang Dongzu Zizhixian

代码:431227

邮编:419200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晃侗族自治县辖7个镇、14个乡、2个民族乡。

新晃镇

辖:老晃城、中山门、桥南、太阳坪、镇江阁、龙溪口6个居委会;日光、红光、三拱桥、末设4个村委会。

波洲镇

辖:波洲居委会;炉冲、长塘坪、红岩、瓦屋坡、花草溪、小竹溪、波洲、暮山坪、江口、苗冲、田垄头、杉木塘12个村委会。

兴隆镇

辖:桥东、桥西2个居委会;新村、太阳山、林溪冲、柏树林、民主、民生、沙湾、长乐坪、大群、崇仁寨、禾公、半溪、浮漂田、枫木湾、禾排、乌木溪、丁字坳、塘洞、建新、胜利、石家坪21个村委会。

鱼市镇

辖:鱼市、酒店塘2个居委会;新桥、团溪、天枞、笑天洞、岩山、鱼市、前锋、光辉、老黄冲、小鱼塘、和平、古里、大坝河13个村委会。

凉伞镇

辖:凉伞镇居委会;冲首、梭溪、坪南、坝堤、桓胆、桂岱、坝万、冲场、高牌、广东沟、美老、凉伞、绞西、刘坪、子城、桂正溪、街上17个村委会。

扶罗镇

辖:扶罗镇居委会;伞寨、东风、桂贡、扶罗、云溪、皂溪、岑庄、拱夫、弓判、克寨、横坡、岑龙寨、桐木、八岱、三江、丈溪16个村委会。

中寨镇

辖:中寨镇居委会;中寨、岑枫、大寨、计寨、草场、新赛、赛容、地堡、中团、公道、恩溪、江米、半江、沟溪、祥冲、省溪、降溪、牛场、头家、岑兰20个村委会。

步头降苗族乡

辖:姑巴溪、土鹿坪、酉溪、步头降、新江、雷家田、天雷、槐口、茶山、涞溪、腿溪、大秉溪、小秉溪、黄阳14个村委会。

洞坪乡

辖:廖溪、柳寨、田坪、坳背、大坪、姑召、大坪坡、杨柳冲、洞坪9个村委会。

大湾罗乡

辖:米公寨、木铎溪、中段、向家地、酸广冲、川岩、高寨、冷水冲、塘家坝、大湾罗、毛溪、甘家桥、水洞、兴隆坳、新坪15个村委会。

方家屯乡

辖:风火井、坳背罗、梅子坪、大洞坪、白岩湾、何家田、新民、洞坡、小洪溪、马溪冲、方家屯、枫树屯、胡家坝、杨家桥、大树湾、石乌溪、上寨17个村委会。

晏家乡

辖:鸭塘、地芽、梅溪、坝上、晏家、大湾、斗溪、殿溪、樱桃、肖家庄、河坝11个村委会。

林冲乡

辖:林冲、唐家、大堡、斗溪、卧曼、石马坪、刘家、田坝、栗山、地莆、马王、塘寨12个村委会。

天堂乡

辖:桂根、地习、道丁、小簸、竹坪、高洞、大旺、大榜、绞沟、渡溪、彭岩、界牌、天堂13个村委会。

黄雷乡

辖:寸口、万家、宋寨、板凳寨、转水、城堡、黄鹂、茅坪、绞碧、岑棚、大田11个村委会。

凳寨乡

辖:寿里、绞海、台洞、光芒、桂光、安马、花园、东村、凳寨9个村委会。

茶坪乡

辖:美岩、美岩冲、阳肖、茶坪、马宗、韭菜、冲亨、塘教8个村委会。

新寨乡

辖:飞山、竹树、磨寨、龙寨、朝阳、圭界、八世、坝坪、老寨、老行、磨溪、坝马、新寨13个村委会。

贡溪乡

辖:绍溪、甘屯、甘美、天堂、茂守、上田、贡溪、四路、碧林、东溪、铜鼓、高寨、田家13个村委会。

李树乡

辖:"三江、岁溪、大晏、龙兴、岑朗、坪地、红星、枫木、科赖、龙塘10个村委会。

禾滩乡

辖:闪溪、禾岑、龙洞、大田、青山、岑贡、洛溪、世溪、进蚕、禾滩、文祥、岑芒12个村委会。

碧朗乡

辖:稳溪、比足、约溪、阿况、古堆、兴隆、碧朗、团结、赶溪、阿觅、化溪11个村委会。

米贝苗族乡

辖:烂泥、茶坪、竹坡、赵家溪、富家冲、石羊洞、米贝、潭洞、大塘、练溪、黄连、阿界、同良山、歇场坡、碧李桥、左溪16个村委会。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新晃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新晃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8年2月22日,新晃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低庄镇下辖村委会包括东门头社区、白毛湖社区、镇东社区、镇南社区、吉家冲村村委会会、杨和平村村委会、小龙潭村村委会、牌子田村村委会、严家坡村村委会、栗子坪村村委会、低庄村村委会、后湾村委会、正宁村村委会、阳兴村村委会、连山村村委会、莲塘村村委会、荆湖村村委会、月塘村村委会、金风村村委会、岩头村村委会、枫香林村村委会、思溪村村委会、大渭溪村村委会、夜珠溪村村委会、金子湖村村委会。

关于“田鱼村历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eshimuye.cn/kep/202507-5581.html

(30)
heshimuye的头像heshimuye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eshimuye的头像
    heshimuye 2025年07月20日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 heshimuye
    heshimuye 2025年07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田鱼村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田鱼村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中国田鱼村有哪些特别之处...

  • heshimuye
    用户072001 2025年07月20日

    文章不错《田鱼村历史》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