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请介绍一下天柱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请介绍一下天柱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天柱山简介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位于潜山县西部,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被誉为“江淮第一山”。这里自然风光雄奇灵秀,兼容并蓄;人文景观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堪称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人文景观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来驻锡;唐佛光寺、南梁山谷寺显赫一时;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集历代文学和书法之精华;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将新石器时期原始风光重现。
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绝,自然风光雄奇灵秀,雾潮云海,瑰丽壮观,兼具黄山之雄奇、庐山之幽秀。既有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这里植被繁茂、物产丰富,珍贵植物有香果树天女花、鱼鳞木、珍珠黄杨、云锦杜鹃等,珍稀动物有花面狸、琴鸟、娃娃鱼等数十种。主峰海拔1485米,奇峭峻拔,直插云天。水资源十分丰富,冠盖全国名山。
当地特色: 江淮第一山
江淮第一山——天柱山,千余年前,便已声名显赫,曾为“南岳”,名冠江南。自然风光雄奇灵秀,人文景观博大精深,摩崖石刻遍布山中。始自汉武封岳,即为道教发祥之都。
天柱山植被繁茂,物产丰富,风景多而奇,雄而秀。素以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雾潮云海知名天下。
天柱山奇峰林立,天柱、飞来、天狮、莲花、天池等大大小小45座山峰,或奇伟突起,仰摩霄汉,或比肩巍立,身遏行云。独占鳌头的天柱峰,孤身突起,石骨嶙峋,峭立如柱,群山拱卫,屹然独尊。
天柱山石崖林立,奇石众多,形态迥异。天柱山泉、瀑、溪、潭,随处可见。或飞流直下,或林间潺潺,或山鸣谷应,或清澈可鉴。深山幽林中又有洞10 " height="178">余,以宽敞可容几千人的观音洞为最。纵横交错,缠绕诡秘的峡谷中,以飞来峰下的“天柱一绝”神秘谷最为奇险。谷底54个洞穴形态各异,云集交错,洞连洞,洞套洞,洞洞相连,人游其中,狭窄处须屈身匍行。谷旁古树虬枝,谷内怪石异草,恍似仙境,引人入胜。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松竹海,构成了天柱山的隽隽秀色。危崖险峰中,交替闪现的云海、佛光、日出、晓霞、雾淞等时景,云蒸霞蔚,更使天柱山胜景常在,春颜长驻,引人折腰。
最佳旅游时间
天柱山四季有景,四季可游,但以每年春、夏、秋为佳。
天柱山为季风北亚热带气候带,森林茂密,环境幽静,冬暖夏凉,是避暑休闲胜地。年平均气温偏低,在9.5℃左右,历年夏季绝对最高温度为29℃,历年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为-13.4℃年。年较差(夏季最高月温度与冬季最低月温度之差)也偏小,一般为22.3℃。天柱山日照时数偏少,年平均日照时数多在2000小时以下。多云雾,全年平均雾日可占三分之二,在250天左右,最多可达300天,最少也有200天。年平均无霜期约240天。天柱山雾凇多发生在海拔1000米以上。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都可见。
天柱山历年平均降水量最高曾达1900毫米,一年中最多降水日数可达150天左右。日降水量等于或大于10毫米的日数为55天。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夏季(6~8月)降水多,春季(3—5月)次之,秋季(9—11月)较少,冬季(12月一翌年2月)最少。每年6、7月间,天柱山出现“梅雨”期。平均梅雨期24天。
天柱山经常出现雷暴雨,尤其是7、8月,年平均近50日。一年中约有6个月可见降雪,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降雪期长、降雪量大。每年5~8月,时有冰雹出现。海拔600米以上的冬季连阴雨,会出现大面积的冻雨。
住宿介绍
近年来,天柱山的旅游接待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潜山县城和天柱山(山上山下),现已有宾馆三十多家,饭店、旅馆、旅店数十个,床位5000余张,可以基本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食宿需要。
餐饮介绍
近年来,天柱山的餐馆(含快餐馆)业,有了一定发展。餐馆一般与旅馆成“连襟”分布,大多为集体和个体经营。
各旅馆均有饮食供应,有的还有当家名菜名食。天柱山庄的“石耳炖老鳖”、“天柱晴雪”;潜山饭店的“石耳炖鸡”、“玉兔鳝鱼”;雪湖饭店的“雪湖浆米藕”、“天柱日出”、“雪山莲子汤”;潜山县政府招待所的“扒蹄膀”、“香酥鸡”、“三味鱼”;舒州饭店的“舒台夜月”、“金鱼鸭掌”,均味道鲜美,小有名气。
天柱山的风味小吃多在民间,当然个体快餐和旅馆也时有供应。常见的是:点心类有“盏儿糕”、“鸭蛋糕”、“糯米欢喜团”、“芝麻面糍粑”。营养健美类有“连浆豆皮”、“芝麻糖茶”。菜肴类有莲花姜、胡萝卜丝、金针菜、林庄贡萝卜、雪湖贡藕等。
娱乐介绍
天柱山的娱乐活动,虽然品种比较单一,但地方色彩浓郁,富有特色,颇有情趣。山上有多功能娱乐厅、武术气功疗养院,潜山县城有黄梅戏剧院。
黄梅戏演唱、天柱气功表演和潜河竹筏漂流,别具一格,往往令人玩得开心、称心,乐而忘返。
购物介绍
皖西南旅游购物中心位于潜山县城至天柱山风景区1公里碑处,该中心集中了皖西南地区各种名优土特产品、旅游工艺品及外地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商品。如“天柱剑毫”“天柱云雾”“天柱香尖”“天柱银曲”“天柱翠竹”“天柱毛峰”和“天柱弦月”等天柱山系列名茶,素有“天柱七仙女”之美称。
近年来,随着天柱山旅游业的较快发展,当地商业也随之兴旺。潜山百货商场,五交化大楼、梅城商场、雪湖商场等新建大型商店,已相继耸矗在潜山县城交通枢纽处。游客可前往观赏选购商品。
解说词:青城山
1. 关于天柱山的诗句
关于天柱山的诗句 1. 安徽天柱山的诗句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吟诵安徽的有近二百首,而直接或间接讴歌天柱山的就有十余首。
《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一诗。序云:“白久在庐霍(即天柱山)”,诗曰“……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可以看出,这次李白是携妻挈女,举家慕名前来;在天柱山的烟霞飘渺间,他们惬意之至,物我两忘。
赋《谒庐江主人妇》:“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度宿夜空啼。”
《志公画赞》:“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廖廓无主;锦蒙乌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客,何往何所。
吟《望夫石》一首:“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天下望夫石不少,而独天柱山望夫石受到诗仙咏赞。以上供参考。
2. 李白写天柱山的诗
天宝七年(748),48岁的李白离开金陵,溯江而上,在江上,他观赏了天柱山,写下《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天柱山又称皖山、皖公山,为纪念古皖国执政者皖伯大夫治政有方,故名。
汉元封五年(前106)冬,汉武帝南巡亲临,设坛祭岳,封为“南岳”。后隋文帝为拓展南疆诏废,人们仍尊为“古南岳”。
天柱山主峰,海拔1489.8米,绝顶有一石柱,擎天独立,巍峨壮观。
3. 天柱山诗词
江上望皖公山--作者李白 朝代唐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译文:奇特的山峰,奇特的云,相映成趣,满山的秀木郁郁葱葱,秀色无边。 清爽无云的皖公山,巉峻陡峭的山岭,特别中我心意! 独自一人在沧江上游玩,整天都提不起兴趣。 但是由于钟爱此山,如何才有求取仙法的途径? 皖公山,我已经对你倾心,但是,还不是流我在这里的时候。我们签个约定: 等我丹药炼成,我将在此地归隐,陪你,永远陪你!
2、题天柱峰--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太微星斗拱琼宫,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鬬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译文:天上的星斗拱卫着琼宫,山上天君的道观镇守着九州。天柱山高高的主峰擎住了天上的日月,司元洞深深的洞门锁住了千古的风雷。
玉光峰白橘峰竞相争奇,金翠洞佳莲洞互竞幽邃。有时人们访问左慈隐居的地方时,还能看到从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飞来的仙鹤来认它的以前的巢穴。
扩展资料:
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
一般指潜山市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坐标东经116°27′,北纬30°43′。
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获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等称号,并于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百度百科-天柱山
4. 天柱山诗词
天 柱 山 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
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唐)李 白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唐)白居易 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 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宋)王安石 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 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
(宋)苏 轼 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宋)朱 熹 潜山带荆衡,凌厉首开辟。 撑空云霞断,半岭阴晴隔。
(宋)黄庭坚 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明)李 庚 天柱通神 王 蒙 天倚此柱地挺乃峰,潜龙在田指日飞腾 张贤亮 孔雀东南飞,徘徊恋故枝。
西北望天柱,上与浮云齐。古有王安石,今有张恨水。
野性并诗心,原来俱在此。 邵燕祥 天 柱 山 王 蒙 有山名天柱 其势何雄哉 兀然顶天地 不驯逞傲桀 天堕石为鼓 谁来擂拍节 跃跃石如蛙 何处跳天阶 伸延石若桥 通天复奔月 触目石如剑 寒风映霜雪 惊恐迷知性 不知己何在 大雾已弥天 不知山何在 不知柱何在 不知路何在 在在如匪在 不知如不在 峥嵘峰如刀 欲分雾之海 分海海岂分 劈潮潮未歇 云雾织绵缎 峰峦布阵列 气势颇逼人 形状更奇绝 糊涂入壳中 如何出云霾 幽幽洞若线 匍伏走蛇蝎 千曲百折后 豁然亮山野 遍坡草开花 朵朵展异彩 悠悠清风起 林木喜相接 此处影横斜 彼处日明灭 忽又光秃秃 冷面坚如铁 寂寂沓无人 森森并切切 骇然复凄然 喧嚣都忘却 忽然谷若渊 无底亦无结 众生皆归一 六合一墓穴 临之心若失 观之胆欲裂 无形又无觉 思之多疑惑 愁肠转喜悦 会当正其时 不可存苟且 爬山不言老 巅峰尽可越 石山无定势 起伏皆激烈 我见山多矣 未见此山倔 或如随便堆 或如任意写 或如砍抡砸 或如嬉笑谑 或如示警策 或如惩顽劣 或如惊流俗 或如戏鸦雀 挥洒浑不论 块垒狂渲泻 或谓多禅意 万象皆心界 或谓后现代 全不讲章法 淋漓乐构解 造化自威风 意深未可猜 大匠本无心 大道能有略 天意即无意 舒卷随他去 无心见天心 无心自绝决 庸人吓欲死 凡人谓匪帅 俗人评头足 衰人唯拙劣 天才皆寂寞 奇山亦可哀 天柱少知音 今朝知音届 大作大手笔 心通便相悦 登之有所感 懔懔未敢噱 噫吁乎王子曰 伟哉天柱山也。
5. 李白描写“天柱山”的诗是哪首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
以下几首都是 诗人李白所写:
1、《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2、《志公画赞》
水中之月,了不可取。
虚空其心,廖廓无主。
锦蒙乌爪,独行绝侣。
刀齐尺梁,扇迷陈语。
丹青圣客,何往何所。
3、《望夫石》
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
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
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4、《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关于李白的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3、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4、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6. 形容天柱山文化影响的诗
天柱峰 宋·范成大
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
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潜山作天柱。
我今卧游长掩关,却寓此石充潜山。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嵝何由攀。
南州山骨孕清淑,乳孳砂床未超俗。
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
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
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
天柱峰 宋·朱熹
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功。
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题潜山 宋·曾惇
潜皖相峥嵘,江淮名最著。
下枕大江流,浩荡云涛怒。
汉皇重封事,兹山奠南土。
上帝眷此邦,司命福黎庶。
斟酌赏罚柄,惠泽均雨露。
开元政熙洽,一夜一软语。
皇家谨司锁,剑戟生卫护。
十年兵火余,所存一二数。
兹地岂湮没,栋宇仅如故。
两山势若抱,巉崖如虎踞。
下视万木杪,溪流更奔注。
忽有羽客来,相寻恣幽步。
扪萝度绝嶂,涉水得微路。
岩石掩如扉,心有神仙驻。
昔年老真人,此是幽栖处。
愿君骨不凡,可以永期遇。
欲下叩其扉,雷霆起烟雾。
正恐渠相留,徘徊不能去。
7. 形容天柱山文化影响的诗
天柱峰 宋·范成大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
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潜山作天柱。我今卧游长掩关,却寓此石充潜山。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嵝何由攀。南州山骨孕清淑,乳孳砂床未超俗。
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
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天柱峰 宋·朱熹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功。
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题潜山 宋·曾惇潜皖相峥嵘,江淮名最著。
下枕大江流,浩荡云涛怒。汉皇重封事,兹山奠南土。
上帝眷此邦,司命福黎庶。斟酌赏罚柄,惠泽均雨露。
开元政熙洽,一夜一软语。皇家谨司锁,剑戟生卫护。
十年兵火余,所存一二数。兹地岂湮没,栋宇仅如故。
两山势若抱,巉崖如虎踞。下视万木杪,溪流更奔注。
忽有羽客来,相寻恣幽步。扪萝度绝嶂,涉水得微路。
岩石掩如扉,心有神仙驻。昔年老真人,此是幽栖处。
愿君骨不凡,可以永期遇。欲下叩其扉,雷霆起烟雾。
正恐渠相留,徘徊不能去。
日月潭旅游景点的介绍 日月潭风景介绍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们现在出发去游览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车前往大约需要20分钟,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时间,给诸位介绍一下青城山的概况。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3公里,因景区青山环列,林木繁茂,终年幽静清凉,历来是川西著名的游览和避暑的胜地。又因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广及全国,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听出青城山的基本特点了;那就是离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风景名胜地,而且还要加上六个字:保护相当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景区联名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的专家充分肯定。当然,?眼见为实?,一会儿大家亲临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
道教文化
据地质考察,青城山形成于1亿8千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山体抬升时受强烈挤压,岩层破碎。起伏较大,褶皱明显,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青城山区有36峰、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单八是一个吉祥数字,表示景点很多,但人们更向往的是这里满布山岭的古木森林和蜿蜒山路上那无尽的清凉幽意,以及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保护完好的宫观建筑艺术。
说到道教文化,由于道教在青城山两仟多年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历代高道的主持和经营,青城山一直作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护。可以说,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说、饮食习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发展也有几个起落。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崃山系的鹤鸣山(今大邑县境)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因张陵被其弟子尊为?天师?,所创道教也叫?天师道?。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到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创清微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内丹术与符咒术相结合,称?可以驱邪,可以治病,可以达帝,可以啸命风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为?雷渊广福真人?,一时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兴旺起来。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后来陈在四川官员的帮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并封他为?碧洞真人?。
从此,青城山道系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来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所改变,但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响的一支。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莹被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其后,傅元天道长也被选为中国道协副会长,1992年当选为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所以,研究道教文化的人是不可不来青城山的。
山门
各位贵宾,现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辉煌的山门和后面青翠入云的山林,总是让每一个来客感到?股浓浓的幽意,急于走进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请不要着急,让我们先看看山门旁的建福宫。
建福宫,在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黄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宁封帮助黄帝学会?龙跷飞行?之术,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
建福宫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教主,左是东华帝君,即神话中的东卫公,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师,右为道教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上有张三丰祖师的诗。楹柱上挂的394字的?青城长联?,写景说典,有兴趣的可以一读。
索道
进山门,我们右行去月城湖坐索道上山。这条林间山道首先进人眼帘的是路旁并立的`雨亭和翠光亭。
青城山的游山道上散布着许多的桥、亭和牌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形成意趣不同的风景图画。山亭多取枯树为柱,以树皮盖顶,树根为凳,枯枝古藤为装饰,符合道教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与青幽的山景浑然一体。亭型也随景而异,有随路转折形成的三角亭?怡乐窝;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还有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而成弧形的凝翠桥,这些山亭都应景造型,命名切景,又配有贴切的楹联,更富有诗意。各位在游程中将会不断看到。
月城湖到了。这里原有一股甘泉,名叫?丈人泉?。1985年人们在此筑坝拦水,形成湖泊。我们过湖乘索道缆车直达上清宫。从高处往下走,比步行登山省时省力,也就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游览了。索道全长980米,采用安全舒适的循环式吊椅载客,游人凌空观景,眼界开阔,别有情趣。
上清宫
下索道,已是上清宫景区的四望观。
上清宫位于高台山之阳,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宫门上有门楼,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手书,两旁联文是******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撰书?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说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自古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临。另一副是爱国将领冯玉祥撰书的称颂道教的对联,字体恭整好认,我就不逐字念读了。殿的右侧南楼前有两井并列,称为鸳鸯八封井。两井?方一圆,其泉源相通,但一浑一清,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国画大师张大千手书?鸳鸯井?三字。殿右侧厅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经》全文。殿左侧有长廊通向配殿,内祀孔子和关羽,取名文武殿,两旁有张大千所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文武殿右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长年不竭不溢。
上清官主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教祖老子。由文武殿前长廊再前行到皇经楼,出院门至圣灯亭。旁有小路直上高台山的峰顶?彭祖峰,山上有亭叫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现在改建成一个接待点,又在其更高处新修了?老君阁?。
三层楼的罩式高阁里面供奉着道教教主李老君骑青牛的巨大铜像。请大家上阁去看。站在老君阁的三楼观光廊上,凭廊远眺,青城诸峰,碧绿一片,拱伏眼界,山风横过,翠浪起伏,那份清心爽目的舒适和快意,真是难以形容。再远看,岷山隐隐,岷江如带,婉蜒飘逸。成都平原如千里锦绣,历历在目。如果夜宿上清宫,那么还可赏神灯、观日出、看云海,这是青城山的三大奇观,各有奇趣。
沿路下山,前面要经过一段崎毗陡峭的山路,虽有扶手铁链,也请大家小心,经过大小朝阳洞,到?访宁桥?路就好走了。
祖师殿
访宁桥往左约二里到祖师殿。此殿始建于晋,原名洞天观,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故又名真武宫。祖师殿面对的山谷叫白云溪,背后是轩辕峰,林岚掩映,环境清幽。古迹有唐代高道杜光庭读书的?读书台?。
1982年被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殿右那条小道可去青城后山。冯玉祥将军在抗战期间三次到过青城山,1945年那次住祖师殿。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将军不胜喜悦,在殿侧刻碑筑亭以为纪念,此碑现在祖师殿内,作为文物保护。
快到天师洞了,这里叫古龙桥,请看南面那条山缝,从崖顶直到山脚笔直裂开的一条石缝,说是山缝,实际约有18米宽,深达70多米,景色奇险,传说是张天师为降伏青城山的妖魔鬼怪,念咒画符之后,朱笔一掷,笔迹裂山为槽,人们就叫它为?掷笔槽?。
天师殿
这里是天师殿,我们通常说的天师洞景区是指古常道观为代表的一组宫观建筑群。天师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观的最后一殿。这殿位于第三混元顶的岩腹洞前,清光绪十年重建。
上层洞窟里面供的张天师,因此人们说这里才是名符其实的天师洞。请看这座隋代石刻的张天师像、三只眼睛怒视,神态威严,左掌直伸,现出掌中?阳平治都功印?,据说是天师以镇山之宝降魔的法像。旁边是他的第30代孙、宋代虚靖天师的塑像,和气文雅,一副济世救人的形象。天师殿是天师道的祖庭,过去的江西龙虎山历代天师就任后,都要到这里朝拜。
往前为?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神座前有唐代开元皇帝书碑,令?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十分宝贵,世代传为镇山之宝。其它碑刻有张大千先生的?天师像?和《龙门派碧洞宗道脉渊源碑》等,都是值得观赏的文物。
黄帝祠在正殿?三清殿?后,我们从上清宫下来,是从后向前看,所以先看天师殿,再进黄帝祠,最后再游三清殿。黄帝祠是供奉的轩辕黄帝。殿宇重檐回廊,古朴静雅,横额上有******元老、大书法家于石任手书的?古黄帝祠?四个金字,祠前的?轩辕黄帝洞碑?刻的是冯玉样将军1943年撰题的颂词:?轩辕黄帝,伟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受人崇敬,尊之为神。青城山因有黄帝到丈人山,访宁封修习?龙跷飞行?之术的传说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间山上就立洞祭祀了。
三清殿
现在我们游览三清殿。三清殿是天师洞景区最宏伟和最值得欣赏的道教宫观建筑。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建于1923年,近年又进行过维修。殿前通廊以九级石阶接托,前檐以六根大石圆柱支撑,石柱又分别立于高1.2米、精雕奇兽图案的石础上面,显得庄严而又十分气派。殿堂横列五大开间,共580平方米,前后檐柱和经柱共有4.4米高的整石圆雕大柱28根,石柱上端撑弓、弯门全系镂空花刻,有飞禽走兽,人物花草,色调素雅,与建筑配合和谐协调。楼上是?无极殿?,楼正中有八角形楼井,用于采光通风,还可卸去游人压抑之感,正中悬有康熙御书?丹台碧洞?匾额。殿内供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居于玉清化境(在清微天)的元始天尊,象征洪元世纪;居于上清化境(在禹余天)的灵宝天尊,象征混元世纪;居于太清仙境(在大赤天)的道德天尊,象征太初世纪。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称?三清?,所以这里叫?三清殿?。
殿前的石栏上,刻有许多人像,光头露背,翻腾扑跃,嬉闹戏耍,头光上没有戒疤,天灵盖下凹未平,有的还有?毛根儿?,穿开挡裤,若婴孩形象,是为?赤子?。按《道德经》说:?常德不离,得力归于婴儿?,教人要保持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认为修道的人要回返到童心不泯的境界。石雕中还设计了一些乐器,那海螺遇到山风,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叫?天籁?。这组石雕就天簌婴灵图,反映了道教的哲理和审美情趣。
殿前还有一株古银杏,高约30米,树冠直径36米,传为张天师手植。
下山
走出古常道观的山门,天师洞景区的游览告一段落,请大家再看一下这宫观的位置,当初的选址人是何等的高明!
古常道观位处白云溪和海棠峰之间山坪上,海拔高1000米,后有第三混元顶耸立如屏,左接青龙岗,右携黑虎塘,三面环山,前方白云谷视野开阔,可望千崖迤逦,万树凝烟,身居深山目及天际,一派神仙都会的境界。而且天师洞的宫观建筑把山门、三清殿和黄帝殿作为核心,布置在中轴线上,大小十多个天井和曲折环绕的外廊,随地形高低错落,把殿宇楼阁联成一片,廊柱上楹联诗刻,天井中古木奇花,充满诗情画意,与周围的山景相衬,分外幽雅。十分符合道教的融于自然的思想。
各位朋友,现在顺路下山。我们今天看到的青城山比它以往的任何时候更青幽、更美丽,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也比任何时期更多。这是因为,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青城山的自然面貌和宫观亭阁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保护,1999年,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正式申报自然文化双遗产,政府又投入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青城山焕发了青春,更加靓丽。
大家就要离开青城山了,如果有的朋友想带土特产回去馈赠亲朋好友,我介绍四样青城山有名的特产:白果炖鸡、洞天乳酒、青城贡茶、洞天泡菜。
关于日月潭的资料 有关日月潭的简介
1、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湖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一弯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2、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故名珠仔岛,现在叫光华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日轮,南半状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旧台湾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就是由此而来。
3、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气温不高於摄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于摄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4、潭东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霭,山峰倒影,风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庙,自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南面青龙山,地势险峻,山麓中有几座寺庙,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园,养有数十对孔雀,能表演开屏、跳舞,使人倍添游兴。东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专供旅客观赏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游湖,在轻纱般的薄雾中飘来荡去,优雅宁静,别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的详细介绍
日月潭的详细介绍: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7.93__(满水位时10__),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日月潭景色优美,“双潭秋月”为台湾八景之一。日月潭也是台湾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生活在潭水四周的族人称其为“水社海”。由于过去平埔族称居住于山里的原住民为“沙连”,而内山以日月潭一区为最大的积水盆地,故日月潭旧称又为水沙连,此外,尚有“水社大湖”、“龙湖”、“珠潭”、“双潭”等名称。
扩展资料:
日月潭拥有全台湾最复杂的水力发电系统,主要由台湾电力公司大观发电厂与明潭发电厂管理使用。日月潭的水源来自于浊水溪上游的与浊水溪支流栗栖溪,由武界坝引浊水溪的溪水,以及栗栖坝所引栗栖溪溪水,经由武界隧道与新武界隧道两座引水隧道,注入日月潭。
2000年1月,交通部观光局设立日月潭国家风景区,其范围除原有日月潭特定区外,北面扩大至鱼池乡,东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里蛇窑。2016年3月,与日本静冈县滨名湖缔结为姐妹湖。为浊水溪上游支流汇集。
在生态保育观念尚未成熟前,许多宗教团体买了很多种外来鱼,来日月潭进行放生活动,殊不知外来物种非常容易伤害原生物种的生态,而最严重的是玻璃鱼。早年当地渔民所打捞上来的鱼货以奇力鱼(kiluat)为主,而今鱼货中玻璃鱼占了70%以上。
玻璃鱼在日月潭里几乎没有天敌,其主食是奇力鱼的卵,所以奇力鱼的繁殖出现很大的危害。渔民曾尝试炸玻璃鱼来食用,因为全身都是骨头刺,鱼肉非常少,仅适于作水族箱内的观赏鱼。目前专家正研拟如何降低玻璃鱼的族群的方法。
百度百科——日月潭
日月潭有哪些旅游景点?
日月潭面积辽_,处处皆有湖光山色。日月潭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列举的环潭景点如下:
九龙口:日月潭有诸多与龙相关的地名,例如仑龙岭、青龙山及二龙山等。省道台21线进入日月潭之处,便称为九龙口。
文武庙:文武庙建立於1932年,位於日月潭北面山腰上,主祀关帝,另供奉孔子、岳飞而得名。庙宇以金**为主,巍峨耸立。而其形势陡峻,若搭船可泊山麓崖,循石阶365级上可登抵。殿前有双龙弄珠石雕。登上文武庙後殿山坡,可以远眺日月潭景。
孔雀园:位於环湖公路旁的一座专门饲养孔雀的迷你型动物园,设立於1968年10月。园中约有200多只孔雀,主要是蓝孔雀,亦有白、绿孔雀,还有其它名贵禽鸟,如产地在大陆的金鸡、银鸡、蓝雀及白_等。其实在日月潭的孔雀园里有一座蝴蝶标本馆,陈列著各式各样的蝴蝶标本,配合文字解说,让游客了解蝴蝶生态。
青年活动中心:日月潭青年活动中心为日月潭畔的一个休闲渡假场所,设有森林小木屋、一般客房,可供约320人膳宿。另有一片广阔的杉木林区,可提供社会团体作为野外探索训练场地。
伊达邵(德化社):伊达邵旧名德化社、化蕃社,邵族原名卜吉社(Baraw-baw),邵族主要居住於此,是日月潭边人口聚集最多的村落。当年蒋介石最喜爱乘舟到这观赏邵族山地歌舞,遂使该社成为日月潭重要的原住民文化园区。现德化社是邵族、泰雅族与汉族共居,村内有艺品店、餐厅与旅馆等。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前後,这里的邵族会举行盛大的祭典。
玄奘寺:玄奘寺建於1965年,是为了奉厝从日本迎回的玄奘大师灵骨舍利所建,玄奘寺是目前灵骨奉拜之处。清静幽雅,为眺望日月潭及拉鲁岛最佳的位置之一。
慈恩塔:蒋中正为了纪念母亲王太夫人所建。建於海拔954公尺的山上,塔顶正好是海拔1000公尺。可由此观赏日月潭全景。慈恩塔因受2009年11月5日的南投地震影响部分受损,曾於2009年11月9日起将主体建筑物封闭、维修,直至2010年8月26日整修完毕後重新开放。
玄光寺:玄光寺建於1955年,是暂时奉厝从日本迎回的玄奘大师灵骨舍利之处,其後於1965年移转至玄奘寺。玄光寺离潭边甚近,景色悠美。
向山行政暨游客中心:向山行政暨游客中心位处省道台21线水社隧道附近,建筑物本身颇具特色。前栋为办公处所,後栋则为游客中心。游客中心展场包含「悠游水沙连-产业馆」、「日升月恒-艺廊」、「潭情日月-自然人文馆」及「多媒体影音播放室」。
水社游客中心:水社为日月潭交通转运中心,也是旅馆、商店集中地。水社码头视野佳,常有活动表演於此举行。水社游客中心共有地上四层及地下一层,一楼陈设有先民文化广场,二楼为游客中心,三楼及四楼则为餐饮部。
梅荷园:梅荷园位於涵碧步道入口处,为蒋介石当年驻跸日月潭时,随扈宪兵的岗哨要塞。921大地震之後,规划成为景观眺望台。2011年起,开放给民间餐饮业经营简餐及酒吧。
拉鲁岛:拉鲁岛位於日月潭中,以拉鲁岛为界,日月潭分为日潭和月潭。国民政府来台後,将之改名为光华岛,921地震後复名拉鲁岛,是台湾原住民邵族传说中祖先灵魂安息之处。因九二一大地震,岛上建筑多有损坏,全岛也部份沉入水中;2007年开始修复工程。
耶稣堂:耶稣堂为白色罗马列柱式建筑风格,庄重典雅,是蒋介石伉俪在日月潭作礼拜的专属教堂。随著威权时代的终结,已卸下神秘面纱,开放给一般民众参观。
猫_山茶业改良场:猫_山位於日月潭北侧,海拔1,020公尺,是俯瞰日月潭全景的理想地点。山区种植茶树,半山腰处是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的办公室。茶改场里有一栋三层楼木造建筑,是日治时代遗留下来的旧厂,典雅古朴,是县府指定的历史建筑。旁边有一栋新建的茶叶文化展示馆,展示有关茶的各种资讯。
猫_山步道:猫_山自然步道位於水社村(kankwan/tsui-sia)明潭国中旁,是一条4.7公里长的步道。猫_位於大林溪上游猫_盆地(fukaz)中,海拔约670-700公尺间,步道可通往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的茶园,还有满山的的台湾杉木林登上山顶可鸟瞰日月潭,环望水社大山、集集大山等,尤以观赏日月潭日出是最佳地点。
内湖山步道:内湖山步道位於中明村旧台21线公路旁,长度约560公尺。步道有青石板梯与木栈,可在观景台处远眺日月潭。生态丰富,以春末夏初的萤火虫最具特色。
启示玄机院(孔明庙):原名为启示玄机院,建於1901年,是为中式庙宇建筑,占地四百馀坪,背坐明潭松岭,寺前田园广阔,庙旁林木苍翠,田野风光,颇富情趣,有「卧龙台」、「孔明亭」及全台最高诸葛孔明塑像(高三丈馀),是本庙特色,壮观华丽的寺门牌楼,设於距庙约一公里的中潭公路(台廿一线省道)边,庙内合祀诸葛孔明,天上圣母,玄天上帝,哪叱三太子。
其他环湖景点:
日月行馆(黄金船_、观景台):日月行馆位於日月潭涵碧半岛最高处,为旧涵碧楼原蒋中正行馆改建,原址土地归南投县政府所有,921地震,旧建筑倾毁,南投县政府为了有效利用闲置土地,乃将之规划为饭店BOT案,2007年对外招标,计有桐核麦、国宾、立德、六福、统茂、乡林等六家企业竞逐,最後由桐核麦得标,打造六星级的高级饭店「日月行馆」饭店,外观临日月潭一角,有一座类似杜拜帆船饭店的船桅造型,弧形长度达61公尺、直柱长12公尺,总长度73公尺,外表亦贴上999黄金,成为日月潭的新地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黄金船桅缔造了金氏世界纪录,成为国际间注目的焦点。在日月行馆顶楼设计有媲美美国大峡谷的高空透明步道观景台,挑高60米的透明空中走道,是日月潭唯一可270度一览日月双潭风景。
日月潭缆车:日月潭缆车(日月潭青年活动中心-九族文化村)2009年12月28日启用,可高处一览明潭胜景。目前规划第二条缆车系统-日月潭向山车埕缆车系统(向山行政暨游客中心-水里车埕)
日月涌泉:从大竹湖步道可就近观赏日月涌泉壮观美景,是注入日月潭潭水主要来源,取万大溪溪水,自武界坝拦截溪水,由过水隧道流至日月潭,因武界地区地势较高於日月潭,故出水口产生涌泉现象。
涵碧楼:涵碧楼是在台湾日治时期的1916年(大正5年),日本人伊藤氏所建,原为伊藤氏的住宅。[12]在日治时期,涵碧楼即是各界官员、显要到日月潭游憩的重点之一。後因日月潭水利工程兴建,台中州厅将之易地重建,作为招待所。据说曾被作为东宫裕仁太子访台时的招待所,[2] 但最後并未前来。[13]也曾为前总统蒋中正的行馆。1998年由民间经营,1999年921大地震後,旧馆几乎完全被夷平。重建後,由中部地区建商乡林建设集团改建成为观光旅馆。曾因为废水污染日月潭而受罚。
龙凤宫(月下老人庙):早年到过日月潭的游客,都留下一个深刻印像,就是水潭中的一座小岛光华岛,但在921大地震之後,这座小岛遭到严重破坏隐约不见了,有关单位为维护据有历史背景的光华岛能重现,将其月下老人神像,迁建至位於日月潭中山路,此地是该地区民众信仰中心的「龙凤宫」,由於交通方便青年男女信徒众多,而将该光华岛交还给原持有人_族管理。
朝雾码头:朝雾码头是日月潭三个码头之中,其码头腹地最为广大的一个,因此每年的涌渡日月潭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也是因为朝雾码头的停车场广大,且下水阶梯广长,因此就算不是泳渡日月潭的时候,也吸引了许多的泳客来到此晨泳,因此如果您早上早一点来到此地的话,您或许就可以跟来此的泳客一起下水喔。
水社步道:水社自然步道 水社自然步道为蜿蜒於涵碧半岛的森林小径,步道全长约一_五公里,阶梯由古朴的红砖砌成。清晨漫步其中,常见五色鸟、山红头、绣眼画眉等鸟类活跃林间。行至潭畔码头,可尽览慈恩塔、拉鲁岛及群山绿水美景。
水社坝堤公园:水社坝是日月潭的守护神,没有水社坝捍卫这日月潭盆地唯一出口,日月潭早已成为一个乾旱的湖底。堰堤上绿草如茵,是附近民众摄影圣地。晨昏宁静开关,夜晚更是观星的好去处。在地人说,水社坝堰堤公园最美的时刻,是在下过雨的午後,雨雾随著阳光的露脸消逝,本来是朦胧的一切,乾净清楚了起来,空气中尚存的一点湿意
大竹湖步道:大竹湖步道位於位於日月潭东南方,居松柏仑与卜吉山之间的日月潭岸水域,步道全长约八十公尺。於民国二十三年( 昭和九年 )为日月潭贮水发电工程、建造15.1公里长的地下水道,从武界拦沙坝引来浊水溪成为日月潭的水源。由於长年沈沙淤泥蔓生水草,造就了鹭鸶、雁鸭等水鸟的栖息环境,也是观赏涌泉、夕照的美好景点。
土亭仔步道:位於台21甲线环湖公路9.5公里处,地当伊达邵南方的茄_仑与沙巴兰山之交接处,步道长约600公尺高低落差约80公尺,沿途地形起伏、弯曲,登临尽头有一座展望楼可眺望山水风光。
松柏仑步道:位於台21甲线环湖公路1.95公里处,地当文武庙与孔雀园之间。
水蛙头步道:位於台21甲线环湖公路4.9公里处,地当大竹湖步道与伊达邵之间,步道以原木及木胶板铺设而成,全长500多公尺,高低落差约60公尺,这是一条赏心悦目的健康步道,坡度平缓沿途苍翠的竹树参差,满布各种野生花草,由以蕨类是日月潭最可观的地点。
日月潭环潭自行车道:荣列2012年全球10大最美单车道,包括有:「湖滨铁马行」(30公里日月潭环湖公路)、月潭自行车道、头社自行车道、水社向山自行车道等。
台湾日月潭主要景点介绍
导语:台湾省的日月潭是台湾岛最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台湾西部的南投县,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山头上。湖岸周长35千米,面积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台湾日月潭主要旅游景点,一起来了解下。
日月潭主要景点介绍
绮丽日月潭
潭东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霭,山峰倒影,风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庙,自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南面青龙山,地势险峻,山麓中有几座寺庙,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园,养有数十对孔雀,能表演开屏、跳舞,使人倍添游兴。东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专供旅客观赏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游湖,在轻纱般的薄雾中飘来荡去,优雅宁静,别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长满绿树的山,而湖水又静静的,蓝蓝的,像一面镜子,反周围的山色倒映在湖里。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里的`景色也不一样,变来变去,就像传说中的仙境。
日月涌泉
从大竹湖步道可就近观赏日月涌泉壮观美景,是注入日月潭潭水主要来源,取万大溪溪水,自武界坝拦截溪水,由过水隧道流至日月潭,因武界地区地势较高于日月潭,故产生涌泉现象。
文武庙
文武庙建立于1932年,位于日月潭北面山腰上,主祀关帝,另供奉孔子、岳飞而得名。庙宇以金**为主,巍峨耸立。而其形势陡峻,若搭船可泊山麓崖,循石阶366级上可登抵,台阶上刻有366天(一年)每日的日期,和当天出生的名人的名字,值得细细观赏。殿前有双龙弄珠石雕。登上文武庙后殿山坡,可以远眺日月潭景。
孔雀园
位于环湖公路旁的一座专门饲养孔雀的动物园,设立于1968年。园中约有200多只孔雀,主要是蓝孔雀。
慈恩塔
慈恩塔位于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青龙山顶,于“民国”60 (1971) 年元月完工,塔顶高度达海拔1000公尺,为日月潭最高点,从慈恩塔最高层的塔顶_望,可看见日月潭拉鲁岛(光华岛)、玄奘寺与慈恩塔皆同在一条中轴线上,采中国宝塔式建筑,共分九层。塔顶两层之建筑,为王太夫人灵堂,环境清幽,并设有石桌、石椅可供人休憩。
以上就是我带来的台湾日月潭景点介绍,希望你们喜欢。
怎样介绍日月潭的美景
日月潭旧称水沙连、水社大湖、龙湖、珠潭,当地人也称它水里社,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在祖国各大名湖中,独具亚热带的秀丽,一风一雨无不蕴藏着大自然的美,潭水四时不竭,水极清纯,无垠的漫漫绿波,恍若明镜一面,青山倒映,幽绝、静绝,清晨,山中、潭上往往有薄如轻纱的雾,山风一起,烟雾隐住了光华岛,而湖面更显得烟波浩渺了。
日月潭是台湾唯一的天然湖,位于南投县中央的渔池乡,在玉山之北,能高山南,被海拔2400米的水社大山、大尖山等连峰环绕着,湖面海拔760米,是一个高山湖泊,湖周围35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深度平均约为40米。湖中有一孤岛:光华岛,也称珠子山,浮珠屿。以光华岛为界,潭水分为丹碧2色。北半部为前潭,水色丹,形如日轮,故名日潭;南半部称为后潭,水色碧,形觚似月,故名月潭,合称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关于“请介绍一下天柱山。”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eshimuye.cn/kep/202507-426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请介绍一下天柱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请介绍一下天柱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天柱山简介...
文章不错《请介绍一下天柱山。》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