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辽兹节(关于柏辽兹节的简介)

网上有关“柏辽兹节(关于柏辽兹节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柏辽兹节(关于柏辽兹节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吕利去世近半个世纪后,法国巴洛克风格——特别是“矫饰风格”,终被一位本民族作曲家发扬光大,此人即伟大的让·菲利普·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拉摩的音乐,不论歌剧还是羽管键琴作品,都散发着斑斓的色彩,与吕利相比,更加多变、丰满、大气。其歌剧尤为宏伟、豪华、精致,有着起伏跌宕的戏剧性,和活灵活现的表现力,注重歌剧的整体感,及管弦乐的描绘性,特别是对地震、电闪雷鸣和暴风雨的传神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震撼。

拉摩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师,50岁时才诞生第一部歌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截止到最后完成的歌剧《北方人》,其间仅31年,竟写下近30部歌剧。

《殷勤的印地人》是其中一部动听的芭蕾歌剧,含四个有趣的小故事。《慷慨的土耳其人》:讲述一土耳其人将自己抓到的美丽基督徒女奴的情郎交还给了她;《秘鲁的印加人》:讲述印加王国公主法尼,在得知其情郎是个无赖后,仍决定跟随他;《鲜花,波斯的节日》:讲述两对波斯情侣在历经许多误解后重修旧好;《蛮子》:讲述印第安公主奇玛,面对异国的众多追求者无动于衷,对爱人忠心如一。

另一歌剧名作《双子星座卡斯托尔与波琉刻斯》不论剧情还是音乐,都显得凝重而富有诗意。故事出自古希腊神话,讲的是天神朱庇特被卡斯托尔和波琉刻斯的兄弟之情所感动,将他们升到天上成为双子星座的故事。

拉摩的羽管键琴小曲也十分出众,包含各种巴洛克舞曲形式,标题新颖独特,例如:《冷漠》《鸟语》《温柔的呻吟》《索洛涅的傻瓜》《缪斯的谈话》《漩涡》《独眼巨人》《三只手》《腼腆》《冒失》等等。他还作有著名的《和声学》一书。

法国音乐在拉摩之后又出现断代,直到柏辽兹(Berlioz,1803-1869)诞生,才再得以延续。

真正懂古典音乐的朋友帮个忙

《幻想交响曲》是柏辽兹最著名的交响作品,历来都是世界各大著名乐团和唱片公司演录不衰的节目。拿索斯的这款新版本录音是在1995年,而正式推出却是2001年。这可能说明了拿索斯对这个录音给予了足够重视,不管演绎和录音和后期制作均付出了够多的代价。一听唱片,我立刻便被优美精致的录音和乐团表现力所吸引,尽管我过去听这首交响曲的其他名版本已不算少。乐团的演奏不仅具有浩荡的动态,即使在大音量时也弹性十足,“爆”而不破。在一些抒情乐段,尤其是第二乐章“舞会”,充分发挥了弦乐和木管乐器的音色特质,经柏辽兹奇妙的配器手法,这些不同的色彩调和起来后,给人以梦幻般的朦胧美感。由以色列指挥家约阿夫·塔勒米(Yoav Talmi)指挥美国圣迭戈交响乐团演录这部交响名作,确实给了我新的感受。过去我对该乐团了解甚少,其实,它建立于1910~1920年间,“团龄”已不小,乐团的81名演奏者拥有在各种著名音乐厅演出的经验。塔勒米也是一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指挥家。他的执棒的乐团遍及欧洲、北美、以色列和新西兰,与很多著名指挥家有过成功的合作。听他的这款录音,让我又一次开阔了眼界。 (佐 耳)

\

1. 这部作品对于音乐创作手法的发展有着革命性的贡献——也就是“固定乐思”。

什么是固定乐思?从翻译过来的名字上,我们基本上得不到什么启示。“固定乐思”后来

发展成为(或是叫做启发瓦格纳引出)“主导动机”——这无疑是一个更差的翻译,成为

风靡一时的先进创作技法,至今在作品创作甚至在**电视剧的配乐上广为应用。比较土

一点的解释是:我们用一段旋律来代表一个人或物或事件,以后这段旋律一出来,就代表

这个人(物或事件)出现(或发生)了。也就是一种借代。大家不妨找一找,这部作品中

,用了什么旋律代表谁呀?这段旋律演奏的乐器或是节奏、强度改变了,代表着什么意向

2. 富于色彩的音乐语汇。法国作曲家,大多数受着伯辽兹的影响,在音乐色彩的使

用上都很讲究;而伯辽兹本人就是配器大师,我们不妨关注一下,在这部作品中,他的高

超的配器技巧。

这部作品的杰出演奏大多属于那些调理管弦乐团音色的高手们。

关于这部作品是属于标题音乐的范畴,文中已有表述。我就不说什么了。

[正文]

埃克托尔·柏辽兹大概早就猜到,在他逝世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他的作品将被人

们重新审视,并最终赢得如潮赞誉。否则他不会在自传的开篇如此自负地写下:“我于1

803年12月2日生于圣-安德烈坡市。……我只是悄悄地睁开眼,见到世间光明,没有任何

符合这个浪漫的诗意时代的预兆可以宣告:一个注定要一生辉煌的人已经来到人间。难道

是我们这个浪漫的时代缺乏诗意么?”现在回首,我们会发现,19世纪的法国非但不是如

柏辽兹所言“缺乏诗意”,而是到处洋溢着诗意优雅的浪漫气息。柏辽兹本人,正代表了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最初绽放。柏辽兹以其诗意迷人的音乐作品以及在交响乐形式与

配器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与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并称“法国

浪漫主义三杰”。

冰与火的迸发——柏辽兹的快意人生

柏辽兹出生在法国南部小镇的一个信奉罗马公教的家庭中,其父路易·柏辽兹是一位

受人尊敬的医生,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在纯净、空灵的教堂音乐中,年幼的柏辽兹获得

了音乐的最初印象。十岁那年,老柏辽兹开始亲自指导儿子的学业。从父亲那里,柏辽兹

接受了文学和音乐的艺术启蒙,逐渐展露出音乐天赋:他在视唱、演奏竖笛、长笛和吉他

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并开始研究关于和声的著作,尝试作曲。他在十二岁时创作的最初作

品是一部长笛、小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的五重奏。热爱医生职业、希望儿子继承衣钵

的老柏辽兹,担心儿子过分沉迷于音乐,没有让他学习钢琴。柏辽兹虽与钢琴无缘,早年

的管弦乐器学习背景反而成就了他独树一帜的配器大师地位。

同音乐一样,爱情此时也开始向十二岁的柏辽兹展示其真谛。他在外祖父的梅兰乡

间别墅邂逅了邻居戈蒂埃夫人的侄女埃丝黛尔。她顾盼生情的双眸和玫瑰红色的皮鞋令柏

辽兹心神荡漾,却又怯于走近,饱受相思的折磨。他在自传中说:“在我少年时代所尝试

创作的各种作品中几乎都笼罩着一缕深切的忧伤,我的所有旋律都是小调曲式。我知道这

个缺点,却难以避免。或许这是由于梅兰的那段爱情深深地藏在心底,成为一抹难以驱除

的阴影造成的吧。”

这美好青涩的初恋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柏辽兹一生炽热的爱恋情愁;而积淀在心底的

忧伤,却成为柏辽兹生命中一个解不开的结。柏辽兹一生都受着一种神经官能症的折磨,

他自己将它称为“孤独症”。病症初次发作是在他十六岁时,他心脏狂跳不止,全身痉挛

,痛苦不堪。他曾这样形容那种被孤独和失意突然攫住的感觉:“我不知道怎样描述这种

难以言表的痛苦。我想,也许只有一种物理现象与此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将一只盛满水

的高脚杯与另一支盛满硫酸的高脚杯并排放在一个抽气机的玻璃钟罩下。当抽气泵将罩下

的空气抽成真空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看到:水开始激荡、沸腾,最后蒸发;硫酸渐渐从杯

中溢出,吸收水蒸气;水蒸气分子不断减少,同时散发出大量的热量;杯底残余的水分很

快变冷,最终凝结成一小块冰。”

柏辽兹的一生,如他自己所言,正像迸发过如火的激情之后,留下冰一般忧郁的核。

不论是执着于音乐理想还是追求爱情,他都率性而为,令时人与后人叹服。

十九岁时,迫于父亲的压力,柏辽兹前往巴黎医科学校学习令他窒息的解剖学等课程

。巴黎的学习非但没能熄灭柏辽兹的音乐激情,反而为他在音乐修养方面的成长提供了丰

富的土壤。他常常逃课,流连在巴黎歌剧院、意大利歌剧院、巴黎音乐学院等艺术殿堂。

他在巴黎音乐学院的图书馆废寝忘食地阅读格鲁克的乐谱,把它们抄下来,牢记在心。每

逢巴黎歌剧院庄重正式的演出,他都事先阅读作品乐谱,认真做准备。他还经常与演奏家

交往,请他们在各自不同的乐器上做示范表演。就这样,他开始逐渐熟悉如何使用交响乐

队,并开始了解大部分乐器的音调、音色或是音域以及其他性能。这种在实践中逐渐积累

起来的珍贵经验,后来赋予了柏辽兹的作品与众不同的魅力,也成为其经典著作《配器法

》的重要内容。

柏辽兹自诩为“音乐宗教最虔诚的信徒”,不容许任何对乐谱的放肆行为。一次,巴

黎歌剧院上演格鲁克的《伊菲姬尼在陶里德》,两段音乐分隔的瞬间时,突然有人从座位

上站起来,提高嗓门大喊:“那里本来没有铙钹;是谁竟敢擅自篡改格鲁克的作品?”举

座哗然。而后,又是这个年青人站起来质问:“长号为什么还没出声?真叫人难以忍受!

”此人正是柏辽兹。

后来经朋友的引见,柏辽兹成为巴黎音乐学院教授、皇家唱诗班总监勒絮尔(Lesue

ur)的编外学生,之后转为正式学生,师从勒絮尔和莱莎(Reicha)学习对位法和赋格曲等

。后者是贝多芬在波恩时的同窗,以及李斯特的老师。与勒絮尔等人亦师亦友的关系,令

柏辽兹获益匪浅。然而,音乐学院的教育并未真正领柏辽兹走上艺术之路,反而使柏辽兹

看清了学院派的古板与虚伪,转而寻求自己的音乐风格与理想。

来自家庭的强烈反对,成为他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家中数次断绝他的经济来源。为生

计所迫,柏辽兹不得不加入新颖剧院合唱队争取微薄的收入。为了以音乐上的成就争得家

人的理解,他先后四次参加“罗马大奖赛”——一个由法国政府设立的音乐奖项,获奖者

可以得到前往罗马学习三年的津贴。前两次柏辽兹均无功而返。1828年,他以大合唱《埃

尔米尼》获得二等奖。终于在1830年,他以大合唱《沙达那帕鲁斯》获得一等奖,赢得了

前往罗马学习的津贴,并博得了家人的理解。

当柏辽兹的音乐之路逐渐在巴黎展开的同时,爱情也惊雷般地再次划过他的生活。他

于1827年在巴黎邂逅了以出演莎士比亚剧目闻名的爱尔兰女伶史密斯逊**,对她一见钟

情,之后陷入长久的狂热爱慕。然而史密斯逊**对柏辽兹的热情却没有丝毫回应。这段

感情催生出了柏辽兹1829年的浪漫主义杰作《幻想交响曲》,该曲奠定了他浪漫主义音乐

大师的地位。

在罗马生活的两年时间里,柏辽兹远离了巴黎的生活和音乐氛围,也远离了自己失意

的感情。闲适率性的旅游成为他治愈忧伤的药方。他常常以几个钱币作旅费,拿上一把枪

或是吉他便踏上旅程。干燥的罗马平原,历史悠久的建筑,沿途迷人的自然风光,无不激

发着他的音乐灵感。罗马的生活虽然有些单调,但他创作了《李尔王序曲》、组曲《雷里

奥》、《海盗船船长序曲》等一系列新作品,并对之前的《幻想交响曲》等进行了重新创

作和修改。这一段生活经历成为他后来步入辉煌的音乐殿堂的前兆。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之后,柏辽兹的创作进入了黄金时期。此后约三十年间,他先后创

作了《哈尔罗德在意大利》、《安魂曲》、《罗密欧与朱莉叶》、《罗马狂欢节序曲》、

《浮士德的责罚》、歌剧《本维努托·切里尼》、《特洛伊人》等名作。但是在法国本土

,柏辽兹的音乐风格始终与当时的音乐主流相左,他的作品并不受权威的重视。狂放自负

的柏辽兹自己更有意与学院派划清界限。早在获得罗马大奖时,他就曾说:“我从来与别

人不同,我总要以冒犯地方式来对待生活,对待法兰西艺术研究院!”

虽然如此,才华卓越的柏辽兹却可谓声名在外,他的支持者大多来自国外:李斯特在

听过《幻想交响曲》之后被深深折服,从此一生为这位朋友效劳;舒曼为《幻想交响曲》

撰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并全力以赴帮助柏辽兹在德国的演出获得成功;肖邦与柏辽

兹夫妇结下深厚友谊;门德尔松与柏辽兹在罗马相识,此后保持了长久的友谊;瓦格纳曾

在德累斯顿以个人声望和行动帮助过他,虽然此后二人因为音乐上的分歧而逐渐疏远;帕

格尼尼则盛赞“贝多芬去世了,惟有柏辽兹能使他复活”……这些音乐家之间惺惺相惜的

真挚情谊,给予了柏辽兹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其中,特别是与帕格尼尼的友谊,最为柏辽

兹珍视。在1833年12月22日的音乐会上,帕格尼尼为《幻想交响曲》深深倾倒,二人相识

。之后,在帕格尼尼的盛情邀请下,柏辽兹为他新近得到的极品中提琴创作中提琴独奏曲

。柏辽兹从拜伦的诗歌《哈罗尔德骑士》中获得灵感,创作了著名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将它献给帕格尼尼。1838年,柏辽兹因为演出失败,经济陷入困窘,帕格尼尼给予热

情鼓励并慷慨赠以两千法郎。1869年,当柏辽兹在失去亲人的打击之下,孤独地走向生命

的尽头时,他烧毁了许多的手稿和大部分收藏品,只保留了门德尔松送给他的指挥棒和帕

格尼尼送给他的一把吉他。

在刀锋上沉醉的浪漫——《幻想交响曲》

这部以爱情与死亡为主题的交响曲创作于1829年,副题是“一位艺术家生涯中的插

曲”。无论从该作品的创作动因、内涵还是情感来看,这部作品都更像是柏辽兹爱情故事

的音乐自传。柏辽兹说:“《幻想交响曲》是以我对史密斯逊**的爱恋作为主题的,还

有我的惶恐、痛苦和可怕的梦魇……”创作该曲时,柏辽兹正陷入对史密斯逊**的绝望

的爱恋。柏辽兹不断向史密斯逊表白,但是总是得到冷冰冰的回绝。数年之后,柏辽兹从

罗马返回巴黎,与史密斯逊**重逢。此时的她陷入了债务危机并摔伤了腿,而执着的柏

辽兹痴心不改。终于在一场演奏会上,他凭《幻想交响曲》打动佳人芳心。1833年11月,

柏辽兹不顾双方家庭的反对,与史密斯逊结为连理。李斯特与雅克·斯特兰兹为证婚人。

不光是如此,柏辽兹生命中的每一段感情都在这部作品中留下了痕迹。整部作品分为

五个乐章,每个乐章都附有作者加上的标题,分别是《梦幻与激情》、《舞会》、《田园

一景》、《赴刑进行曲》以及《女巫安息日之梦》。音乐的故事讲述一位敏感纤弱的艺术

家在鸦片的作用下,沉浸在亦真亦幻的爱情世界中,求爱无果的他绝望地杀死了自己的心

上人,被押赴刑场,最后乐曲在艺术家葬礼的群魔乱舞中结束。

第一乐章《梦幻与激情》(Reveries-Passions):极为舒缓的奏鸣曲展现了年轻艺

术家与心上人一见钟情的缠绵悱恻。由第一小提琴齐奏的旋律源自柏辽兹少年时代为一首

诗歌谱写的浪漫曲,当时他正陷入对埃丝黛尔的相思难以自拔。在出发前往巴黎之前,他

烧毁了这部作品的手稿。而当1829年他创作《幻想交响曲》时,这段旋律又悄然溜进了他

的脑海。柏辽兹以一段热情洋溢的旋律代表艺术家的心上人,贯穿作品始终,如同萦绕在

艺术家心头挥之不去,由此开创了被称为“固定乐思(idée fixe)”的艺术手法。

第二乐章《舞会》(A Ball):柏辽兹独创性地将圆舞曲引入交响乐,表现艺术家在舞

会上与心上人邂逅,内心纠结着兴奋、痛苦与嫉妒。这正是少年柏辽兹爱情的真实写照:

当年家庭舞会上,看到埃丝黛尔与别的男士共舞,他妒忌得浑身颤抖。

第三乐章《田园一景》(Scene in the countryside):柔板轻诉着年轻艺术家的爱

情,平淡恬适中又隐藏着危机。柏辽兹坦言常常被这一乐章打动,然而其创作过程却极为

艰辛。他劳碌了三个多星期,几次三番将它放弃再重新拾起。由于1830年首演时,这一部

分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在罗马时柏辽兹又重新进行了创作。

第四乐章《赴刑进行曲》(March to the scaffold):弥漫着阴郁气息的快板。柏

辽兹只用一个夜晚一挥而就,并在首次排演时赢得演奏者的疯狂掌声和欢呼。乐章中的死

亡主题,像谶语一样与柏辽兹的真实人生不谋而合——1831年4月,当柏辽兹正在佛罗伦

萨拖着病体忙于为《幻想交响曲》的《舞会》乐章重新配乐时,他收到了未婚妻卡米尔·

莫克的退婚信,信中说她已嫁与他人。柏辽兹感受到巨大的屈辱和愤怒,决定立即动身返

回巴黎,杀掉这对男女以及卡米尔的母亲。他在脑海里制订好了详细的复仇计划:要装扮

成某公爵夫人的女仆混进聚会,给三个仇人一人一颗子弹,而后自杀!所幸的是,在即将

越过意大利国境的最后时刻,柏辽兹恢复了理智,放弃了这个计划。而柏辽兹这种激烈狂

放的个性则渗透到乐曲的风格中。

第五乐章《女巫安息日之梦》(Dream of a Witches\\\’ Sabbath):年轻艺术家

的葬礼上,群魔乱舞,而那位狠心的女人也出现在其中。缓慢、迷幻的曲调营造出怪诞诡

魅的气氛。乐章中的轮舞片断,是柏辽兹从动笔后决定废弃的《浮士德芭蕾舞》中借用而

来的。

《幻想交响曲》被视为第一首标题音乐。乐曲内容具有叙事性,不同于绝对音乐注重

音乐形式、内容及结构的均衡与对称等,讲求音乐的纯粹性。柏辽兹首创“固定乐思”的

方法,将文学性的标题构思转换为纯器乐的音乐语言。由于柏辽兹在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

造诣,《幻想交响曲》同他的大部分作品一样,受到文学作品的极大影响。他自言这部作

品的影响来自歌德的诗歌。在《幻想交响曲》中,柏辽兹成功地将诗意与哲思用音乐的媒

介表现出来,将文学和音乐融合成为自由幻想的乐章。鉴于这一特点,柏辽兹在每一场演

出中都向观众派发一份节目单,解释每一乐章的主题。如1845年版本的节目单注释中写到

:“本节目单应该在凡演奏这部交响曲的音乐会上派发给观众,因为它对于全面理解这部

作品的戏剧梗概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柏辽兹只用了三个月创作这部作品,但是在之后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数易其稿。

他不拘一格的个性,内心燃烧的炽热感情以及神经官能症引发的病态、恣意的想象,使他

摆脱了传统形式的诸多约束,创造了全新的音乐风格。甜蜜的爱情在柏辽兹的五线谱上幻

化成死亡前的一道魅影。在断头台的刀锋上沉醉的浪漫,有如赴刑的艺术家脑海里最后浮

现出的象征心上人的固定乐思,幽幽地成为绝响。

求著名交响乐

底蕴是要积淀的,多听音乐会听出感觉,就像“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不过我觉得有亲身经历会更好得理解音乐,比如学一样乐器或者去欧洲进行文化旅游都是不错的方法。

推荐书籍:

《音乐之门》于丹红

《音乐欣赏十五讲》肖复兴

第一讲 帕勒斯特里那和蒙特威尔第----16世纪和17世纪的音乐

第二讲 巴赫和亨德尔----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第三讲 莫扎特和贝多芬----古典时期的音乐

第四讲 韦伯和舒伯特----浪漫乐派的奠基者

第五讲 柏辽兹和李斯特----巴黎乐坛上的激进派

第六讲 门德尔松和肖邦----浪漫派中两个柔弱的极至

第七讲 舒曼和勃拉姆斯----一条河的上游和下游

第八讲 罗西尼和比才----19世纪两位不对称的天才

第九讲 瓦格纳和威尔第----19世纪歌剧艺术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第十讲 布鲁克纳和马勒----后浪漫主义音乐

第十一讲 德彪西和拉威尔----浪漫派音乐的异军突起

第十二讲 柴可无斯基和强力集团----关于俄罗斯民族音乐

第十三讲 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捷克民族音乐的兴起

第十四讲 格里格和西贝柳斯----斯堪地那维亚的双子星座

第十五讲 理查.施特劳斯和勋伯格----世纪之交的新音乐

休闲阅读:

《音乐笔记》《音乐笔记续编——春天去看肖邦》肖复兴

《贝多芬传》罗曼·罗兰

《音乐启蒙书-音乐中的希望和力量》诺曼·格里兰

《天才郎朗》刘元举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李音 易运文

工具书

《外国名曲辞典》《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

再推荐一点音乐作品: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水上音乐

海顿:创世纪(咏叹调与合唱)、好多交响曲、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4首即兴曲、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多首练习曲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爱之梦、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第六进行曲“悲怆”、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斯拉夫舞曲

德彪西:夜曲、大海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

西贝柳斯:芬兰颂(芬兰国歌旋律)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蝙蝠、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帕西法尔(序曲、圣星期五的奇迹)、汤豪舍(前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配乐)、唐璜 作品20 、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乐章很著名的!)

我个人喜欢CD,因此不知下载地址,给您添麻烦啦!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水上音乐

海顿:创世纪(咏叹调与合唱)、好多交响曲、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20、21的第二乐章优美……唯美)、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共四个乐章,都很熟悉的)、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很好听)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四把竖琴绝无仅有)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三个乐章都很有名,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勃拉姆斯:第一(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第四乐章旋律模仿欢乐颂)、二、三、四交响曲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4首即兴曲、多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有名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多首练习曲、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柔美至极,唯美)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爱之梦、献辞、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推荐:圆舞曲)、胡桃夹子(推荐:花之圆舞曲、糖梅仙子之舞)、睡美人(推荐:玫瑰柔板)、第六进行曲“悲怆”、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斯拉夫舞曲

德彪西:夜曲、大海、牧神午后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 、茨冈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

西贝柳斯:芬兰颂、悲伤圆舞曲、小提琴协奏曲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小提琴主题伴随四个乐章)、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蝙蝠序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圆舞曲、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晨报圆舞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天佑皇帝约瑟夫一世万岁进行曲(有德国国歌片段)、游览列车波尔卡、享受生活圆舞曲、爆炸波尔卡、你和你圆舞曲、柠檬树花开何处圆舞曲、音乐美酒和女人圆舞曲、艺术家生涯圆舞曲、闲聊波尔卡、奥菲欧四对舞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村燕圆舞曲、水彩画圆舞曲、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小磨房波尔卡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国人加洛普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帕西法尔(序曲、圣星期五的奇迹)、汤豪舍(前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配乐)、唐璜 作品20 、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乐章很著名的!熟悉的旋律大约在三分十五秒左右)

关于“柏辽兹节(关于柏辽兹节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eshimuye.cn/cshi/202507-4310.html

(17)
heshimuye的头像heshimuye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eshimuye的头像
    heshimuye 2025年07月17日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 heshimuye
    heshimuye 2025年07月1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柏辽兹节(关于柏辽兹节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柏辽兹节(关于柏辽兹节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heshimuye
    用户071704 2025年07月17日

    文章不错《柏辽兹节(关于柏辽兹节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